服务热线

0536-4641180
网站导航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低温化学热处理在汽车与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案例低温化学热处理在汽车与工程机械领域有着诸多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汽车滑动轴承 :某汽车工程公司生产用于电磁阀的滑动轴承,采用未经硬化处理的不锈钢制作时,轴承工作 24 万次后就会失效,而使用类金刚石涂层(DLC)材料,可在 740...

    09-09 2025

  • 低温化学热处理的应用领域有哪些?低温化学热处理(400~600℃)凭借低变形、高效率、表层性能针对性强等特点,在多个工业领域中针对特定需求(如精密配合、轻中载荷耐磨、减摩、抗腐蚀)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应用领域如下:1. 汽车与工程机械精密运动部件:如发动机凸轮轴、气门挺柱、...

    09-09 2025

  • 低温化学热处理的优缺点低温化学热处理(通常指处理温度在 400~600℃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如软氮化、低温渗硫、低温渗硼等)是通过在较低温度下向工件表层渗入氮、碳、硫、硼等元素,改变表层成分与组织以实现性能优化的技术。其优缺点如下:一、主要优点工件变形极小低温处理...

    09-09 2025

  • 软氮化处理后的工件抗腐蚀性具体是渗碳处理的多少倍?软氮化处理后的工件抗腐蚀性要优于渗碳处理后的工件,但很难确切给出具体倍数关系。软氮化后工件表面会形成以 ε 相(Fe₂₋₃N)为主的致密化合物层,该相化学稳定性好,能对水、空气、弱酸等介质起到有效抵御作用,碳原子的渗入也有助于优化化合物层致...

    09-09 2025

  • 软氮化处理和渗碳处理的抗腐蚀性哪个更好?软氮化处理的抗腐蚀性通常优于渗碳处理,这是由两者的表面层结构和成分差异决定的,具体原因如下:1. 软氮化的抗腐蚀优势软氮化(低温氮碳共渗)后,工件表面会形成一层以ε 相(Fe₂₋₃N) 为主的化合物层(厚度 5~20μm),该相具有以下特点...

    09-09 2025

  • 软氮化处理相比渗碳处理,哪种工艺的耐磨性更好?软氮化(低温氮碳共渗)与渗碳处理的耐磨性对比,需结合具体工况(载荷、摩擦形式、润滑条件等)及工艺特点综合判断,两者在不同场景下各有优势,核心区别如下:1. 表面硬度与渗层结构的差异渗碳处理:经淬火 + 低温回火后,表面形成高碳马氏体组织,硬...

    09-09 2025

  • 软氮化处理后的工件耐磨性如何?软氮化处理后的工件耐磨性通常会显著提升,其耐磨性改善主要源于表面形成的特殊渗层结构,具体表现及影响因素如下:1. 耐磨性提升的核心原因软氮化后,工件表面会形成两层结构:外层(化合物层):主要由 ε 相(Fe₂₋₃N)和少量 γ’相(Fe₄N...

    09-09 2025

  • 软氮化处理的变形量有多大?软氮化(低温氮碳共渗)的变形量通常很小,属于 “低变形” 表面处理工艺,具体变形程度受材料、工件形状、尺寸及工艺参数影响,一般范围如下:1. 典型变形量对于中小型零件(如齿轮、轴承滚子、螺栓等),变形量通常在 0.005~0.02mm 范围...

    09-09 2025

  • 软氮化处理后的工件需要进行哪些后续处理?软氮化处理后的工件后续处理需根据材料特性、使用要求及工艺目标确定,常见后续处理如下:1. 冷却处理(直接空冷或缓冷)软氮化结束后,工件通常随炉冷却至 200~300℃后出炉空冷,或直接空冷(具体取决于材料)。目的:避免快速冷却导致的应力集中...

    09-09 2025

  • 软氮化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一般是多少?软氮化(低温氮碳共渗)的温度和时间需根据材料特性、零件性能要求(如渗层深度、硬度等)综合确定,典型范围如下:1. 温度范围通常为 500~600℃,工业中最常用的区间是 550~580℃。选择依据:温度过低(<500℃)会导致氮、碳原子扩散...

    09-09 2025

© CopyRight 2005-2017 anqiuyaxing.com 安丘市亚兴热处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48256号

地址:0536-4641180 电话:安丘市亚兴热处理有限公司 邮箱:anqiuyaxing@163.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