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536-4641180
网站导航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软氮化和氮化在耐磨性上有什么不同?

时间:2024-12-16 08:53:25 点击次数:

磨损机制与耐磨性原理

氮化

氮化主要是在金属表面形成氮化物层(如钢铁氮化时形成的氮化铁)。这些氮化物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其耐磨性主要基于硬质点的支撑和阻碍作用。当受到摩擦时,高硬度的氮化物像一个个微小的 “硬质点”,能够有效抵抗磨粒的切削和犁削作用。

例如,在一个氮化处理后的刀具表面,氮化物层能够防止切屑对刀具表面的刮擦和磨损,因为氮化物的硬度远高于切屑材料,从而减少了刀具的磨损。

软氮化

软氮化形成的是氮化物和碳化物的复合层。这种复合层的耐磨性源于氮化物的硬度和碳化物对韧性的改善。碳化物的存在使复合层在受到摩擦时,能够更好地分散应力,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材料脱落。

以软氮化后的模具表面为例,在模具开合过程中,氮碳复合层能够承受塑料或金属材料的摩擦,氮化物提供基本的硬度支撑,碳化物则使复合层在摩擦过程中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从而提高耐磨性。

硬度与耐磨性的关系

氮化

氮化可以获得较高的硬度,硬度范围一般在 HV900 - 1200 左右。这种高硬度使得氮化层在抵抗磨损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对抗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时效果显著。磨粒磨损是指当外界硬颗粒进入摩擦界面时,高硬度的氮化层能够阻止这些颗粒对基体的切削。粘着磨损是指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粘着作用而产生的磨损,氮化层的高硬度可以减少材料间的粘着。

例如,在一些高精度的机械零件表面,氮化后的高硬度能够有效防止灰尘、金属屑等杂质引起的磨粒磨损,使零件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表面状态。

软氮化

软氮化后的硬度稍低,一般在 HV500 - 800 左右。虽然硬度不如氮化处理后的高,但软氮化层的硬度分布更平缓,从表面到心部的硬度梯度较小。这种硬度分布特点使得软氮化在抵抗表面疲劳磨损方面具有优势。

当零件表面受到周期性的接触应力时,软氮化层能够均匀地承受应力,而不会像某些高硬度但梯度大的涂层那样,因表面与心部的硬度差异过大而容易产生裂纹。例如,在一些齿轮的齿面,软氮化后的硬度梯度小,能有效抵抗齿面的疲劳磨损,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

实际应用中的耐磨性表现

氮化

在刀具领域,氮化刀具在切削高硬度材料(如淬火钢)时,由于其高硬度的氮化层,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刀刃的锋利度,减少刀刃的磨损。在一些高精度的机床导轨氮化后,其耐磨性提高,能够在导轨滑块的频繁滑动过程中,减少磨损,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

软氮化

在汽车发动机的曲轴软氮化后,在发动机的运转过程中,曲轴与轴瓦之间有相对运动,软氮化层能够抵抗磨损,并且由于其韧性较好,还能承受曲轴在工作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防止磨损加剧。在塑料模具中,软氮化后的模具表面在脱模过程中,能够抵抗塑料对其表面的摩擦,并且多次脱模后,依然能保持较好的表面光洁度,说明其耐磨性良好。


© CopyRight 2005-2017 anqiuyaxing.com 安丘市亚兴热处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48256号

地址:0536-4641180 电话:安丘市亚兴热处理有限公司 邮箱:anqiuyaxing@163.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