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材料
成分方面
对于碳钢的盐浴淬火,常用的基盐成分是氯化钠(NaCl)。氯化钠能有效提高淬火介质(如氯化钠水溶液)的冷却速度,有助于碳钢在淬火过程中形成马氏体组织,从而获得较高的硬度。同时,也可以添加少量的氯化钙(CaCl₂)与氯化钠配合,进一步调节冷却速度。在盐浴加热过程中,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碳钢正火或淬火前的加热,可采用氯化钠 - 氯化钾(KCl)混合基盐,这种混合基盐成本较低,能提供合适的中温加热环境,有利于碳钢的组织均匀化。
配比方面
当使用氯化钠 - 氯化钙淬火盐溶液时,氯化钠的比例通常较高,一般在 70% - 90% 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在淬火初期有足够快的冷却速度来促进马氏体的形成。在盐浴加热的氯化钠 - 氯化钾基盐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配比可以根据实际加热温度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加热温度在 850 - 900℃左右的碳钢淬火加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比例可以在 1:1 到 2:1 之间,以获得合适的熔点和良好的加热效果。
合金钢材料
成分方面
合金钢由于含有多种合金元素,其热处理要求更为复杂。在盐浴加热过程中,对于高温淬火的合金钢(如高速钢),氯化钡(BaCl₂)是重要的基盐成分。氯化钡可以提供稳定的高温加热环境,能够承受高速钢淬火所需的较高温度(如 1200 - 1300℃),并且可以有效防止工件表面氧化。在冷却过程中,对于一些淬透性较好的合金钢,可能会采用含有硝酸钠(NaNO₃) - 亚硝酸钠(NaNO₂)的基盐进行等温淬火,以获得下贝氏体组织,这种组织可以提供良好的硬度和韧性平衡。
配比方面
对于以氯化钡为主要成分的高温盐浴,根据具体的工作温度和合金元素的特性,可能会添加少量的其他盐类来调节熔点和流动性。例如,在氯化钡基盐中加入 10% - 20% 的氯化钠或氯化钾来调整盐浴的熔点和工作温度范围。在硝酸钠 - 亚硝酸钠等温淬火基盐中,两者的配比通常根据等温淬火的温度和合金钢的具体成分进行调整。例如,对于要求在 300 - 350℃等温淬火的合金钢,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比例可能在 2:1 到 3:1 之间,以提供稳定的冷却速度来促进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
有色金属材料(以铝合金为例)
成分方面
铝合金在盐浴热处理时,基盐成分与黑色金属有很大不同。由于铝合金的熔点相对较低,化学性质活泼,在盐浴加热过程中通常采用一些熔点较低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基盐。例如,硝酸钾(KNO₃)和亚硝酸钠(NaNO₂)的组合,这种基盐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如 200 - 300℃)形成液态盐浴,用于铝合金的固溶处理或时效处理。这些盐可以避免铝合金在高温下过度氧化和合金元素的烧损。
配比方面
在硝酸钾 - 亚硝酸钠基盐用于铝合金热处理时,配比会根据铝合金的具体成分和热处理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在 250℃左右进行时效处理的铝合金,硝酸钾和亚硝酸钠的比例可能在 3:2 左右,这样可以提供合适的加热温度和较为稳定的盐浴环境,确保铝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组织转变,如沉淀相的析出,从而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