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用盐的成分对处理效果有哪些影响?
时间:2025-03-04 08:20:12 点击次数:
热处理用盐的成分复杂多样,不同成分及其含量变化会对处理效果的硬度、耐腐蚀性、处理均匀性等产生多方面影响,具体如下:
- 氯化物
- 提高硬度:氯化钡(BaCl₂)、氯化钠(NaCl)等氯化物是常见的热处理盐成分。氯化物含量较高时,能提高盐浴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工件加热速度加快且均匀,有助于在淬火等过程中获得更细小、均匀的马氏体组织,从而提高工件的硬度和强度。例如在中温盐浴中,适量的 BaCl₂可使模具钢在淬火后获得较高的硬度。
- 影响耐腐蚀性:但氯化物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过量可能会导致工件表面在处理后容易吸附水分,增加生锈的风险,降低工件的耐腐蚀性。
- 硝酸盐
- 改善冷却性能:硝酸钾(KNO₃)、亚硝酸钠(NaNO₂)等硝酸盐常用于低温热处理盐。硝酸盐在冷却过程中能提供较缓和的冷却速度,可有效减少工件在冷却时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降低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如在一些精密零件的低温淬火中,NaNO₂和 KNO₃的混合盐能使工件获得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 提高抗氧化性:硝酸盐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对工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其抗氧化性能。
- 碳酸盐
- 调整盐浴性质:碳酸钠(Na₂CO₃)等碳酸盐可用于调整盐浴的酸碱度和粘度等性质。在一些化学热处理过程中,碳酸盐可以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影响盐浴中活性原子的浓度和扩散速度。例如在渗碳过程中,适量的 Na₂CO₃可以促进碳的活性,使渗碳效果更好。
- 影响表面质量:但碳酸盐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盐浴粘度增大,影响盐浴的流动性和均匀性,进而影响工件表面的处理质量,使表面可能出现不均匀的渗层或氧化皮。
- 硼化物
-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硼砂(Na₂B₄O₇)等硼化物作为添加剂加入热处理盐中,能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硼元素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硼化物层,这层化合物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显著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例如在模具钢的热处理中,添加适量的硼砂可以使模具表面形成坚硬的硼化物层,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 氟化物
- 改善渗层质量:氟化钠(NaF)、氟化钾(KF)等氟化物在化学热处理中可起到催渗作用。在渗氮、渗碳等工艺中,氟化物能降低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稳定性,增加表面活性,促进活性原子的吸附和扩散,使渗层更加均匀、致密,提高渗层质量。但氟化物含量过多可能会对工件表面造成腐蚀,影响表面质量。
- 降低处理效果:热处理盐中的杂质如硫酸盐、磷酸盐等,可能会降低盐浴的纯度和稳定性。杂质含量过高时,会在工件表面形成不均匀的反应产物,影响处理效果的均匀性。例如硫酸盐杂质可能会在工件表面形成硫酸亚铁等物质,影响渗碳或渗氮的效果,使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不均匀。
- 加速盐浴老化:杂质还可能会加速盐浴的老化和变质,缩短盐浴的使用寿命。一些杂质可能会与盐浴中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改变盐浴的成分和性能,导致处理效果下降。